世界男性健康日丨防治前列腺癌,专家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筛查

时间:2022-10-28 19:34:53 来源: 川观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每年的10月28日为“世界男性健康日”。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11.5万,死亡人数超5万人。

前列腺癌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治疗?就此,记者采访了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董强教授和泌尿外科副主任曾浩教授。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由于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往往难以察觉,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通常都已处于晚期,前列腺癌也通常被称为“男性的沉默杀手”。在我国,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谈及原因,董强教授认为:“一方面,大多数患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没什么不舒服就不重视,等到恶病质表现才去医院就诊。其次,前列腺癌的早筛(PSA筛查)双低——认知度低和覆盖率低。因此,加强前列腺癌疾病宣传,提高男性对前列腺癌PSA筛查意识尤为重要。”

前列腺癌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去势治疗、化疗、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联合治疗以及针对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等。

曾浩教授介绍,手术治疗和放射线治疗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以治愈为目的;内分泌去势治疗则是贯穿前列腺癌患者不同阶段的重要且有效的系统治疗手段,是前列腺癌全身治疗的基石。针对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流行的治疗策略是以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虽然进一步延缓了这类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理论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完全阻止肿瘤进展,几乎所有患者都会进展为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

据了解,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这类患者中,高达25%—30%的患者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该突变的前列腺癌往往恶性程度更高。目前,首个前列腺癌精准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生机。

董强教授介绍,PARP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从目前已有的患者使用数据中看到PARP抑制剂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今年的中国男性健康日主题是“倡导健康生活 保障男性健康”。针对前列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曾浩教授提醒,“除了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若男性同胞们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要尽早就医排查;50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PSA筛查,有前列腺癌家庭史的男性则从45岁起每年做一次PSA筛查并结合核磁共振,做到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标签: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