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速讯丨“重”装“清”说①|东方电气董事长俞培根:五种模式构筑清洁能源装备“中国模式”

时间:2022-08-28 05:52:55 来源: 川观新闻


(资料图片)

四川在线·德阳观察 王攀 摄影 杨树

“‘双碳’战役中,能源装备行业是责无旁贷的主力军。”8月27日,在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说,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能源装备行业锚定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向,已经形成了清洁能源装备“中国模式”,东方电气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和贡献者。

俞培根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四川在线记者 杨树 摄

在俞培根看来,“中国模式”首先是各类能源协调发展的模式。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电、水电、气电、核电、煤电等“6电”为代表的各类能源装备均得到长足发展。虽然核电、煤电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但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和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为代表的清洁高效发电机组的装机量得到稳步增长。从2021年的数据看,我国水电、风电、光电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15%左右,已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撑。

“中国模式是创新驱动勇攀高峰的模式。”俞培根说,近年来,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等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纷纷落实,充分展现了中国清洁能源装备的创新高度。“东方电气也应用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以及一批省部级研发平台,自主研制了葛洲坝、三峡、白鹤滩水电站的发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机组、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重大装备。”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模式则是构成“中国模式”的第三种模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超过100GW,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分别占全球比重超过50%、30%,新型储能新增规模突破2.4GW……“煤电逐步由主体性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电力供给更趋清洁高效。”俞培根说。

俞培根认为,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国模式”的又一显著特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3%,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4.7%。近10年来智能制造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中国模式”还是开放协同国际合作的模式。他说,目前,我国在能源装备领域深度开展技术、产能、应用等多维度国际合作,取得了先进燃机技术合作、光伏组件供应全球市场等一系列成绩,进一步促进了清洁能源装备的国际融合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