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推荐:一颗种子怎样连起歌曲与袁隆平?这场文艺座谈会解密《种子》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7-10 05:43:39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种子,种子开花结果,有些人是桃儿、有些人是梨,是西瓜是大豆,而我们有些人的种子,就是音乐。”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说道,“我们要通过音乐的种子,表达生活的情感,用生活的情感,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7月9日,一场以“粮食安全与四川音乐文艺作品创作”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的音乐人、音乐产业工作者、和文艺战线的工作代表等参加了讨论。本次活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策划、四川省文联主办。


(资料图)

座谈会现场

文艺作品如何表达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守住“中国种子”?座谈会上,一首名叫《种子》(原名《我有一个梦》)的歌,令大家眼前一亮。“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首歌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唯一一首作词的作品,歌曲一经发布迅速登上各大音乐app榜单前列。

音乐人现场演唱《种子》

四川音乐人、葫芦文化创始人杨柠豪介绍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原来这首歌的歌词是由袁隆平的一封信改写而成。袁隆平院士在湖南省洪江市耕耘奋斗了30多年,在这期间研究出令全世界注目的杂交水稻,洪江市也是袁隆平院士种子之梦的萌发地。

杨柠豪

“每个人都是妈妈心里的种子,袁隆平是他的妈妈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种子,而他用更多粮食的种子回报这个世界。“杨柠豪介绍,他与袁隆平同为老乡,他第一次看到这首歌的歌词时也被深深打动:“那么伟大的一个老爷爷,他的梦想是稻穗下乘凉,这是那么浪漫,而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想见到母亲。”

《种子》创作过程

孙洪斌也表示,艺术作品要成为打动人的东西,就一定要有生活的体验与情感的表达,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感动别人。这首歌曲也曾入选中宣部“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中音协“听见中国听见你”等重量级奖项。

四川省文联新文艺组织工作处处长、权益保护处处长吴彬表示,将为杨柠豪这样的青年音乐人提供好服务,让创作者能专注创作。

(图片由音乐创作者授权提供)

标签: 背后的故事

相关文章

今天的西昌一箭七星,快来看“开门红”背后的故事

一箭七星开门红,大红屏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助力火箭升空的腾飞天团,为万无一失、圆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2022.03.05

向她们致敬!妇女节来了, 这篇文章告诉你这群蓉城女交警背后的故事

在成都交警这支队伍中,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窗口线上,还是在紧张肃穆的询问室内,不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执...

来源:2022.03.08

背后的故事丨一颗颗“中星”从这里升空,西昌见证我国广播电视通信链路打通

4月15日20时,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中星6D卫星,从四川大凉山的山谷中一飞冲天。

来源:2022.04.16

背后的故事|这名95后卫星发射分系统指挥员,来自四川绵阳

4月15日20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D卫星发射升空。

来源:2022.04.16

蹲点日记⑦丨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背后的故事

从广元市区出发,30分钟车程就到昭化区射箭镇五房村。一进入乡道,就看到药博长廊四个字。天门冬、石斛...

来源:2022.04.19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