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聚焦:国家级非遗古蜀银花丝尝鲜数字作品|聚焦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时间:2022-06-12 05:49:39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当非遗的“顶流”遇到最时髦的数字作品会发生什么神奇反应?这个尝试或许能给你答案: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大银花丝花薰、七旬非遗大师打造封山之作、非遗银花丝项目的代表作《江山永固·龙珠花熏》数字作品正式上架“超洞世界”数字作品销售平台,并将于6月14日上午11点正式开售。

倪成玉和江山永固·龙珠花熏(资料图)

此数字作品以“江山永固·龙珠花熏”为原型,结合3D数字化技术延伸复刻,通过区块链版权登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南派金银花丝技艺通过数字化应用完美呈现。该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倪成玉带领团队耗时四年时间完成。

“江山永固·龙珠花熏”是倪成玉老师古稀之年的收官之作,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银花丝球状立体器物中最大的一件。这件花薰高1米,宽43厘米,花薰制作时用掉的白银达25公斤,黄金627克,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珊瑚、绿松石等354颗。该作品以传统寓意“龙生九子”为主题,同时将商周青铜器上龙的造型和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元素结合其中,采用花丝的无胎成型技艺,通过制框掐丝、焊接、堆累而成。整件作品华贵大气,彰显了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花薰成本高昂,倪成玉在时任成都银花丝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首席艺术顾问时,在公司支持下完成了作品。

成都银花丝技艺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与漆器、蜀绣、竹编一起被称为成都非遗的“四大名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多年来,成都银花丝设计出的金银花丝屏、盘、花熏、首饰等作品多达上千件,深受国内外花丝类艺术品收藏者的喜爱。

此次传统非遗推出数字作品,其作品权利证书及交易均记录于区块链上,真正实现透明、公开和独一无二。“江山永固·龙珠花熏”数字作品发行方——悦点点数字营销策划(成都)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发行的非遗数字作品,将采用线上数字作品与线下实物相互转化的推广方式,预计将吸引众多非遗文化爱好者及数字作品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据了解,继此次首发银花丝工艺数字作品后,未来国家级非遗成都漆器也将继续尝试推出数字作品,通过潮流玩法将传统文化推广到年轻群体中,吸引年轻群体走近非遗、热爱非遗。

(资料图)

标签: 自然遗产

相关文章

非遗展览+美食节+非遗集市 成都市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发布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源:2022.06.07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