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的“党组织生活”,让华西援非医生感受家的温暖

时间:2022-01-28 16:38:03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摄影报道

这是一次相隔万里之遥的连线。因为“华西医生”这个元素聚在了一起。

2022年1月26日下午,“中非三地一会党组织生活”在成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召开。目前,华西医院四名医生正在非洲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两个国家执行援助任务,临近新春佳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力资源部为远在海外支援的医生们举行了这次党组织生活。

跨越万里的连线让援非医生感受家的温暖

“你们作为白衣外交家,为中非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屏幕,华西医院负责送达了对援外医生的肯定与祝福。四名医生所在的科室同事,也精心制作了祝福的视频:“我们等着您快点回家!”“家里一切都好,你们在异国他乡一定要保重好自己!”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跃然屏幕上,远在非洲援助的医生们感受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温暖,不禁眼眶湿润。“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认真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援非医生纷纷表示。

援非医生要克服很多困难,远离家人朋友的孤独;开展工作的艰难等等,为了让援非医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华西医院专门派出了心理卫生中心的专家,对援非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医院还经常对援非医生的家属进行慰问,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华西医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罗琳表示,援非医生为了完成国家使命,只能远离家人朋友,离开他们熟悉的生活、工作环境,他们为国际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医院来说,要做好援非医生的后援团。

华西医生为非洲民众带去先进医疗技术

受国家卫健委的指派,2021年3月,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医生廖邦华、邓详兵赴莫桑比克援助;2021年9月,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杨轶、心脏内科李侨、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援助。

前不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医院完成了该国首台“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封闭术”,这位患者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导致严重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本身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因为当地治疗技术落后,一些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导致截肢。硬化剂注射封闭术是国际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主要方式之一,技术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样医疗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开展。患者经治疗后很快康复,这对当地民众来说是一大福音,今后再面临这样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不少在中国国内已是司空见惯的手术方式,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还无条件开展,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医疗技术人才。廖邦华团队到达莫桑比克之后,在当地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胃切除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重建术、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术、输尿管软镜手术等。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解除了困扰患者已久的病痛。

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毕竟援非医生的数量有限,要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只有让当地民众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能够真正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以及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针对莫桑比克院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廖邦华带领他的团队为医护人员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培训班,从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到手术演示等,手把手地指导当地的医生开展诊疗技术。同时还沟通国内的医药企业,为莫桑比克的医院提供无偿援助,尤其是捐赠了一些微创技术相关的器械,解决了医疗设备落后的问题。

前不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一条儿童口腔健康科普动画,告诉大家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动画播出之后,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这条视频凝聚了中国援非医生的智慧。医疗队里有心内科、口腔科、妇科等领域的医生。他们除了平常的诊疗之外,还利用节假日等到全国各地调研,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当发现当地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后,便制作了这样一条动画视频,受到当地民众的高度认可;当地民众饮食结构单一,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医务人员经常教民众进行慢病管理。

据介绍,自1976年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向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等多个国家派出25批共49人次的医疗队员,涉及心脏内科、胰腺外科、胆道外科、肝脏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23个科室。

标签: 华西 党组织 万里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