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这场“脑壳痛”的测评会,让镇、村都感受到规划带来的甜头

时间:2022-01-25 19:38:06 来源: 川观新闻

郭超英 摄

易芝兰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近日,在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镇村两级年终述职拉练测评会”上,镇村两级干部同台“竞技”。与以往不同的是,平时讲话习惯张口就来的村干部,这次人人都准备了PPT,汇报完后不能马上走,还要看现场和“云端”分会场有没有人提问,没有或解答完毕才算完成述职。

柏龙村党委书记唐道勇,做PPT花了好几天功夫。用他的话说,“脑壳都做痛了,但这也提升了我的能力。”为更充分体现公平,真实反映基层问题,提升干部能力,新桥镇首次运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设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将述职人、评分人、提问人分开,现场由镇村纪检干部负责监督。打破以往各级各部门在自己的“小圈子”中自述、自评问题。

不用当着述职人的面打分,避免了感情分、人情分和双方的尴尬。“讲得好就给高分,不好就给低分,这个分打得‘松活’。”代表桩子社区的打分员胡仕蓉说。

当主持人宣布新民村获得此次测评第一名时,4个分会场内一片“哗然”。“就只差1.82分!”胜利村党委书记王生保不服气。这个几乎样样都要拿第一的“第一村”,第一次跟第一名失之交臂。

图片由游仙区新桥镇提供

“胜利村这次没拿到第一,跟其最早实施村规划有很大关系。”新桥镇党委副书记范思思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该村共引进企业43家,其中大型餐饮企业4家。绵阳国际兰花园、富乐花乡等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多元,村固定资产由原来的600余万元,增加到1800余万元。

据新桥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杨桂林介绍,新桥镇符合规划用地的16个村(社区),有9个已规划编制,7个村的村规划通过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的审查、备案。“今年5月前后,符合产业发展条件的企业、可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杨桂林说。

翻看50页24698字的《游仙区县域内村级片区划分方案》,新桥镇18个村(社区)分别被划入科技创新产业、旅游环线农旅融合、生态循环种养三个发展片区。

与胜利村一样被划入旅游环线农旅融合发展片区的新民村,结合村规划锚定“一心两轴三组团”产业布局,向“老牌先进”胜利村穷追猛赶。仅2021年引进的嘉嘉乐公司,年产值就达2600万元,全村14家企业稳步发展。

用规划谋定整体布局,好处显而易见。规避在同一工作、同一项目上打乱仗,避免搞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同时,有了法定规划,进驻的企业卸下了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期限的“包袱”,更有利于企业追加投资力度和放手展开经营活动。

新桥镇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杨德刚的述职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规划先行、依规办事”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持续推动力。该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招商引资完成116.67%,落地企业7家,签约总金额8.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万元,乡村旅游经营收入11.2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以上……据介绍,2021年,新桥镇首次入选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入库候选名单。

标签: 绵阳 这场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