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形势后,川渝藏三地国家级经开区决定联手这么做!

时间:2021-12-10 20:17:21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12月10日,在成都青白江召开的“2021川渝藏国家级经开区交流合作座谈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提到的一个细节颇值得关注:据他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而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这一增速则达到了29.58%。增速高于全国的同时,他也指出了问题的迫切性——西部地区传统比较优势开始弱化,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进入‘十四五’,国家级经开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朱冰分析说,从国际上看,全球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的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均面临重塑。加之随着跨国投资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这些都给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挑战。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商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环境约束持续加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提出了挑战。

“就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自身来看,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也在持续攀升,环境约束持续加严,西部的传统比较优势开始弱化。此外,还有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充分、引资潜力没有完全激发、营商环境和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等等。”朱冰表示。

“我们将以最好的自己同城融圈、以最强的创新引领发展、以最优的定位成链见势、以最诚的心态推进合作。”交流座谈现场,广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斌认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为川渝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样的共识,在川渝藏三地商务部门和三地国家经开区中形成了新的合力。

意识变为实际的行动。在交流座谈会现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分别与重庆经开区、西藏拉萨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三方将重点在六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 缔结友好开发区、建立通道建设机制、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强化产业融合、加强人才干部交流合作的步伐等。

梳理合作内容,其中不乏有许多新的亮点。比如,将探索建立跨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将积极探讨以信托、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双方产业整合和发展,具体用途包括不限于存量资产处置、重组并购、增量投资、股权市值管理、分拆上市等合作领域。

川渝藏三地国际级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如何持续高位推进?这场会议释放的信号是:依靠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川渝藏国家级经开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学互鉴、错位发展,增强区域协同,一盘棋共推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标签: 形势 经开区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