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丨解码四川“八五”普法规划②:优化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供给

时间:2021-12-10 12:47:22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兰楠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四川进入“八五”普法时间。这五年,我省普法工作怎么干?规划具体讲了些什么?有什么特色亮点?快来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亮点②:优化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供给

《规划》明确,要深化拓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结合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鼓励乡镇(街道)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公职律师,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因地制宜推广乡村(社区)“法律之家”建设经验,优化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供给。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建立“法律顾问+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的基层依法治理骨干体系。

要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依法治理,开展“送法进彝乡”等专项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按规定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创建质量。

要制定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加强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到2025年,实现全省每个村(社区)有5名以上骨干“法律明白人”,每个村民小组和居民小区楼栋至少有1名“法律明白人”。加强培训、考核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制约机制。到2025年,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

此外,《规划》还要求,要常态化推进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并要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标签: 法律服务 乡村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X 关闭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