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大省为何“烧”不热市场? 四川地热遇“冷”调查(上)
【提要】
双碳之下,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投向清洁能源。
地热是清洁能源家族的优等生,根据碳排放综合贡献数,若煤炭为1,地热仅为0.01,仅比核电高出一点。
四川地热资源丰富,可利用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是名副其实的地热大省。但实际上四川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不足千分之三,已开发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多数都是温泉洗浴。
地热大省为何烧不热市场?记者向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普通用户寻求答案。在探访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但是”。
从宏观层面谈地热,没有人说不好;谈到开发利用层面,无数的“但是”排在后面——有政策方面的,有消费习惯方面的,有成本、技术方面的……
从资源变成能源,四川地热想要真正“热起来”还需要很长的路。接下来,记者将分别从浅层地热和中深层地热两个开发利用维度,探访地热遇“冷”的原因,试图找到“但是”背后的症结。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地热大省为何“烧”不热市场? 四川地热遇“冷”调查
地热空调:经济和低碳的两难选择
买房摇号一年多,成都市民小陆终于“中奖”,户型、位置、价格都还不错,但她选择了放弃,理由是“运行服务费太贵。”
这个楼盘最大的卖点是环保节能:用地热能取代电能,为建筑供暖制冷。但一算消费账,运行服务费按平方收取,灵活性差、总价还贵。小陆自嘲:“买得起,住不起。”
这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对地热的态度——节能环保虽好,但便宜更重要。实际上,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在成都已有约20年的时间,但在用的17个建筑中,最难绕过的坎就是性价比。
“热”不起来的地热
天然的“地热空调”,使用价格偏高导致推广受限
小陆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使用费按照每平米10元来算,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年就要1.2万。“我平时空调用的也不多,一年电费最多3000吧,节约8000买个好点的空调不香吗?”
在城市里给建筑供暖制冷的地热主要指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200米深度范围内,储存于水体、岩石等介质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简单来说,就像我们熟悉的人防工程能够冬暖夏凉一样,一直往地下走,温度将不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达到恒温状态。
假设地下恒定20度,冬天的气温约8度,在地下循环一圈,就被加热到了20度左右,采用热泵技术加以利用,就可以给建筑供暖,夏天则反之。因此,浅层地热能也被称作“地热空调”。
2008年起,陆续有科研单位和政府机关组织实施了四川省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区划和四川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现有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支撑夏季制冷总面积33.5亿平方米,冬季供暖总面积30亿平方米。
四川地热空调利用几何?并没有统一的官方数据。成都市发改委2020年在接受四川在线采访时曾介绍,成都仅有17个示范建筑项目配备了地源热泵系统。据科研机构和施工方的不完全统计,我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建筑项目约100个左右,其中成都超过一半。从比例上看,全省总利用面积只有1000万平方米,占比仅有千分之三。
省地矿局川勘集团曾参与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评价,也建设过一些地热空调项目。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对传统空调而言,地热空调前期投入较高,之后每年还有运行维护费用,建成后一般5年左右才能回本,更适用于商业办公等需要长期用能控温的场所,民用住宅吸引力不强。地热空调就是用得越多越划算。”上述负责人表示,在一些需要24小时恒温的场景中,算长期账,地热空调具有优势。
但在成都已实施的项目中,受技术成本、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是商用领域,吸引业主建设也得靠补贴。成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主要建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因为当时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出台了针对示范项目、示范市(县)的补贴政策。
“大”不起来的地热
碳排放综合贡献小,但四川缺少地热大规模使用的市场需求
地热是一种全天候稳定的不靠天吃饭的清洁能源。西南石油大学地热能研究中心主任祝效华介绍,根据碳排放综合贡献数,若地热为1,只有核电能够低于1,其他无论是化石能源还是清洁能源表现都不如地热,煤炭最高达到100,水电也有2。
应用到城市建筑领域,地热空调与传统的空调相比,可节省30%-40%的能源。
具体到个案,成都东站使用了1700多根高强度塑料管埋到地下100米深的位置,让水在管中循环流动与土壤岩石换热。在理想状态下,成都东客站地源热泵整个冬季平均开机100天,每天运行12小时,消耗总电量大约为200万度,但却能输出约900万度电量的热能。而若使用电锅炉,则需要消耗1000万度电。两相比较,成都东客站的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大约可节约800万度电,折合人民币400余万元。
在低碳节能方面,地热被寄予厚望。
国家层面早在2017年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就描绘出我国地热的首份发展蓝图,提出五年内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就在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提出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到2035年再翻一番的目标。
“最近几年,地热供暖制冷方面确实有较大发展,但是主要在北方。比如,雄安新区以地热利用为主打造‘无烟城’,全域已基本实现清洁取暖。”西南石油大学地热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杰说,环保压力之下,北方的供暖用能迫切需要清洁能源替代,地热供暖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企业如果成本控制得好,是完全可以出利润,实现市场化运行的。
康盛股份是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的龙头企业。公司在北方运营了10多个项目。四川康盛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平健看来,北方的经验南方无法复制。“北方供暖是硬通货,南方却是个性化选择。” 张平健说,在北方做项目,政府有供暖办,领导抓供暖,力度完全不一样。
“落”不下来的地热
产业扶持政策不充分,地热空调集中利用在四川尚无先例
在南方,企业遇到的第一个尴尬就是找不到政府主管方。
今年初,一家大型企业打算在成都东部新区落地一个集中式供暖制冷项目,借鉴雄安新区的模式,建设一个地热利用示范区。
此前,成都的地热空调项目以单体建筑为主,业主自己建自己用。地热示范区类似集中供暖模式,在一个片区规划几个地热能源站,通过管道系统连接片区的各个建筑,实现规模化供暖制冷服务。
东部新区是一片规划待建的新区,布局能源站就是建设基础设施,在一张白纸上画图的成本更低,企业测算过,预计投入13.5亿元,预计可以为3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供暖,每平方米收费10元,理想情况下预计投资8年可以回本。
成本问题解决了,但到了落地层面遇到了障碍。拿着投资方案,企业先找到了东部新区的招商部门,得到的回复是:项目涉及到需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施工问题,建议与公用事务管理部门对接;第二个部门看了方案也犯了愁:区域内没有相关规划,建议找战略规划部门;第三个部门更加坦率:我们只有执行权,需上级拍板才行。“皮球”踢了一圈,企业最终得到的建议:找成都市上相关部门,最好是找到市里的分管领导。
一圈跑下来,前后对接了半年,项目仍在“漂浮”中。“每个部门都说地热好,但是每个部门都在打鼓。”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热集中利用在成都尚无先例,部门不敢接也不知道怎么接,企业也同样困惑。
其实,成都早在2019年就出台过《成都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手段,加大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
具体到个案项目,政策仍然“漂浮”。祝效华表示,虽然地热供热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地热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其中一个制约点就在于政策。我国地热能产业扶持政策不充分,目前关于地热能财税支持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实施条款和落实细则,对优惠税率和补贴力度等激励政策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地热从来没有享受过光伏或者锂电那样的补贴,但是技术体系仍然在精进和优化,说明地热还是被行业认可的。”前述企业的负责人还在尝试对接政府,他认为,双碳的背景下,地热应该拥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新闻快讯
- 世界慢阻肺日 | 警惕“沉默的杀手”!它排四川单病种死因第二,“知名度”却很低!
- 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208例、省外来(返)川感染者95例
- 四川新增三家检验检测类重点实验室0世界球精选
- 以三星堆神树为灵感 她耗时两年做出银花丝重器
- 外地的“熟面孔” 带着项目参加科博会3全球观热点
- 【天天新要闻】市州观察丨一杯“好茶”这样炼成,通江的绿茶获评“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
- 科博会丨第十届科博会“新”在哪?2聚看点
- 环球观察:协议投资总额122亿元,攀枝花集中推进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 四川评定首批10家省级农业国贸基地
- 四川出台实施意见,加强质量基础科技创新3世界即时
- 探访全省公立医院唯一手腕科:医生在鼠尾血管上练习缝合技术
- “凉山3名民辅警抓捕毒贩途中牺牲”追踪:车辆坠入300多米高山崖,涉毒嫌疑人当晚被抓获0环球精选
- 天天快资讯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四川省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在宜宾三江新区揭牌
- 【世界热闻】四川首部线下消防主题剧本杀作品发布
- 组图|川西群峰“补妆”后更加雄伟
- 当前观察:冬日暖阳下青龙湖美景醉游人
- 最新快讯!广安市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涉及3地
- 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190例、外省来(返)川感染者119例
- 遭遇夏季高温干旱 为何多地大豆创下高产?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数字化赋能基地投用0快报
- 巴中市巴州区解除临时社会面管控,主城区已连续3日无社会面新增
- 【独家焦点】市州观察|攀枝花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69万亩
- 四川出台新规:采砂河道修复将作为下年度采砂许可的重要依据
- 市民可在健康成都官微查询不同场所的核酸时限要求2世界微动态
- 今头条!祝贺!六家银行分获省金融大数据分析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
- 拼搏的时辰|辰时,这里有群赶早的税务人
- 焦点速看:近期,成都局部疫情主要关联大型农贸市场、茶楼、酒吧和货运场站
- 【天天报资讯】文体旅融合发展,“旅游马拉松”在古蔺县举办
- 四川启动首批高层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 从事竹编60余载 他成为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当前视点
- 成都市举办多场青少年冰雪活动0环球观焦点
- 11月13日,巴中市新增本土3+8,活动轨迹公布1全球视讯
- 视觉四川 | “观天神器”现稻城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完成系统集成
- 华西天府医院暂停发热门诊接诊工作1天天短讯
-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它是四川上涨最迅速的单病种死因 专家这样建议
- 环球微动态丨成都疾控紧急提示:对照自查,尽快报备
- 世界热点!全明星周末活动落下帷幕 前NBA总冠军球员巴特尔跨界PK羽毛球众明星
- 重点聚焦!30名选手竞逐四川省殡葬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
- 9片“莲叶”横跨锦江 成都将添一座“莲桥”
- 四川-重庆象棋名手赛个人组比赛落幕2热讯
- 四川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
- C视频︱秋天色彩下的缤纷生活
- 【环球速看料】直击“火焰蓝” 川观拍客镜头下的“紧急救援”
- 市州观察丨护航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资阳建立“6543”工作机制
- 世界快报: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主体在川完工
- 郎利影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李庆峰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 速看: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75例,外省来(返)川感染者101例
- 阿坝州第五届美食烹饪技能大赛在小金县开幕4环球热闻
- 信息: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
- 最资讯丨第35届金鸡奖在厦门颁出 峨影出品《漫长的告白》获两项大奖
- 观热点:纳溪区委书记谭荣兵:打造国内知名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目的地|专访新天府旅游名县书记
- 理县米亚罗红叶温泉冰雪季将于11月20日开启1全球今亮点
- 世界快看点丨2022“彩虹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川茶品牌创新设计对接会走进乐山
- 时光映画馆|糖酒会35年:洋溢着欢笑的“舌尖盛宴”
- 铁路网加速织密,助力四川跨入全国高铁“第一梯队”0全球速读
- “迎汤尤杯” 2022西部羽毛球文化节开幕4环球快看
- 天天视点!“快递”发送!在川央企护航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 四川警方破获特大假冒商标案:涉案5000多万,16人落网4天天速读
- 焦点要闻:计划投资100亿元!四川旅投集团与峨眉山市签约建设太阳谷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
- 世界信息:2022年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开幕,20多部中外剧目轮番上演
- 天天短讯!泸州警方破获一起危害野生动物案件,夫妻开服装店掩护非法收购
- 当前视点!四川体育2022年好新闻评选活动开始
- 当前最新:四川省高素质退役军人村支书培育试点工作启动
- 环球新动态:四川省网络举报一体化机制建设培训班在宜宾基地举办
- C视频|空军节!军地携手开展国防教育 共同守护祖国万里长空
- 为乡村振兴再助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领衔为越西引来农业专家团
- 农民工朱祥洪的冠军之喜:感谢大赛让我有机会申报四川省技术能手
- 拼搏的时辰丨卯时:直击大型“翻车现场” 两小时卸煤超千吨0环球实时
- 省委宣讲团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宣讲2快播
- 好消息!国产化首件1000MW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研制成功4世界热文